|
发表于 2010-6-10 18:19:55
|
查看: 260 |
回复: 0
反攻大陆,蒋介石拒借原子弹 $ d( R6 k( {7 Q, T: D' r) k. f, k; f! V
0 S! [; d1 c# B1 c& [3 G0 g: o. x
1954年10月20日,蒋介石日记云:
: t/ U, q- R% e7 g& {# C8 Y3 W; ~# s9 V6 K" i( h
召见叔明,详询其美空军部计划处长提议,可向美国借给原子武器之申请事,此或为其空军部之授意,而其政府尚无此意乎?对反攻在国内战场,如非万不得已,亦不能使用此物。对于民心将有不利之影响,应特别注意研究。
0 X" C9 f" u: q/ W( m$ B
4 A! k9 @+ \& S9 C6 S 叔明,指王叔铭(1905-1998),山东诸城人,中国空军创始人之一。1950年4月任**防空司令部司令。1952年升任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由于他和美国空军之间长期而深厚的关系,因此美国有关方面选择他作为向蒋介石的传言人。
$ ^% S( m- |' X- b# h/ j3 k% _. y) o
蒋介石深知,自己初退**,立足未稳,完全不具备反攻大陆的条件。因此,他在 1951年《大事预定表》中强调,准备未完,切勿反攻;无充分把握,决不反攻;时机未成熟,亦不反攻。7 q1 c5 i: n0 ]5 C
8 m5 {: w r' j/ @! x
蒋介石要反攻大陆,首先必须解除美国的所谓“**中立化”的束缚。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曾宣布,命令第七舰队开进**海峡,以阻止从中国大陆对**和从**对中国大陆的一切海空活动,将**海峡“中立化”。美国的这一决定既反对大陆解放军跨海进军**,也反对**蒋军跨海进攻大陆,对海峡两岸都有限制。1953年2月2日,新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第7舰队不再干涉蒋军袭击中国大陆,“放蒋出笼”,蒋介石很高兴,认为“正合吾意”。3 K0 r2 I2 ?7 [7 p0 W/ J
, R6 p0 h. K: h/ {8 T s- P8 _
蒋介石要反攻大陆,还必须争取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1954年初,他制订“开计划”(K计划),争取美国援助的武器有:海军驱逐舰6艘,喷射式F86式战机2大队,F84式战机2大队,新式雷达若干。5 a B2 m; y) i4 B4 e2 m+ y
, U6 X1 j& g4 l5 C5 y3 [
该计划同时要求:1.以苏联接济中国的武器数量为准;2.币制基金现款5亿美元;3.每年作战经费3亿美元;4.经济援助1亿2千万美元。# m$ }. T& N* S& m
6 x6 N [1 R8 G5 X- k) u7 R 美国人在很长时期内对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计划不感兴趣,认为这只是蒋的梦想,因此,对蒋的军事援助也不很积极。蒋介石曾在1951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抱怨,美国应允的1951年军援计划7千万美元,至今“一物未到”。12月31日日记称,美国运到**的军援武器只占其应允总数的32%不到。对于蒋介石所要求的新式喷气战机,美国人担心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要求蒋介石保证,不得采取对大陆的攻击性行动,以免将美国拖入战争,在此之前,停止或暂缓向**交付飞机。1953年7月12日,蒋介石甚至咬牙切齿地在日记中表示:“再不要幻想美国援助我反攻复国。该国之政策与诺言绝不能信赖,其幼稚、冲动、反复无常之教训,如果自无主张与实力,若与之合作,只有被其陷害与牺牲而已。”
) p$ M d0 Z' u c
1 {1 E4 _8 o; D' Z: {5 r# z4 K- I 到了1954年,美国人对蒋介石反攻大陆计划的冷漠逐渐出现转变迹象。当年2月,**与美方召开“共同防卫**作战会议”。4月,蒋军与美军在**南部共同举行“联合大演习”,14日,蒋介石邀请美国军方高级将领普尔少将等人聚餐,参加者一致表示,愿随蒋介石“并肩反攻大陆”。9月3日,海峡两岸发生炮战。解放军自厦门向金门发炮6千余发,击毙美军在金门的顾问2人。7日,**蒋军出动海空军攻击解放军炮兵阵地。10月11日,蒋介石致函艾森豪威尔,认为如果苏联首先使用氢弹,先发制人,则“氢弹一落,全世界人心震惊,其必同时萎缩、昏迷,不知所至,更不知如何能图报复。”因此,他建议美国,“不如助我反攻大陆,使敌人专致力于此,而无暇顾及**,是为长期消耗敌力,陷入泥淖,不能自拔之一法。”美国空军部计划处向蒋介石提议,只要蒋申请,即可出借原子弹供反攻大陆之用,显然与这一背景有关。
! Y# f8 c7 W- F& v/ b |
; w( x, r; P0 c 蒋介石当然知道原子弹的厉害,也知道此物对他反攻大陆会很有用,但他更清楚,此物“使用”不得,一旦使用,“对于民心将有不利之影响”。后来的历史表明,蒋介石终其一生,没有向美方提出有关“申请”。* N5 c3 p& {- b
6 s5 q7 Q. K& a* z# F1 B% F 蒋介石虽然是个**的**家,但是,他懂得争取“民心”的重要。一旦他向美国人借用原子弹,那么,不仅反攻大陆不会成功,而且,他就将永远成为民族的罪人了。) ]& U( g: z! T2 Z+ j( [
' f+ Z6 b/ e% P- W8 a
志愿军入朝作战,杜鲁门考虑使用原子弹 - @+ T+ t# _, V9 ?& {8 l1 D
! s* q7 `( X1 M2 m 蒋介石1950年12月1日日记云:杜鲁门与美国朝野主张对中共使用原子弹,应设法打破之。
5 h9 X" i5 H& T$ W
5 ?) y( z2 I1 r8 @) ~ 1950年入朝的志愿军先后在西线和东线发起攻击,美军受到沉重打击。美军统帅麦克阿瑟惊呼:“投入北朝鲜的中国军队是大量的,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我们所面临的是一场全新的战争”。
6 s8 g' G% A$ U2 R9 @* J
, x; b% r: H# F2 e 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联合国部队不打算放弃他们在朝鲜的使命”,“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应付军事局势”。记者问他,“任何必要的步骤”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杜鲁门说:“我们一直在积极地考虑使用它。”) J/ q+ F2 C0 V1 k) e+ p, ^0 T
+ o$ {4 ^; c( a% x0 _ 显然,蒋介石12月1日的日记即针对前一天杜鲁门的讲话而发。“应设法打破之”,表明蒋介石不仅反对美国对中共使用原子弹,而且要采取某种行动。 E8 P6 `7 J1 o; u
: N k; E, [1 N9 a7 {
蒋介石完全支持当时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政府。6月26日,即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蒋介石就立即召集会议,讨论出兵援韩问题。29日,他决定出兵3个师,并派顾维钧向美国政府交涉。后来,又曾多次向美国表示,坚决支持韩战。12月1日,他曾托人转告麦克阿瑟:“韩战挫折甚念,如需中国尽力之处,无不竭诚效劳,愿共成败。”但是,他一听到杜鲁门有用原子弹对付中共的“考虑”,还是坚决反对。其原因,据蒋日记自述,是因为觉得此法“不能生效,因其总祸根乃在俄国也”。, {, k; D* k5 [8 m: s! }2 i: b
. t ~' L. t/ y5 X3 d$ X* H
北越奠边府大捷,美国军方考虑使用原子弹
% K& _+ T8 Q! o9 E* k, @, K1 u* Y7 H
1954年4月17日,蒋介石拟定《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中,其中第3项写道: 美国氢弹、原子弹不令用于越南与中国大陆 。
5 M7 k0 U+ _4 q; e$ b% D% f
! n- |3 l% T- r2 Q5 W$ ^ 根据这一则日记可知,美国曾再次准备用原子弹,以至氢弹攻击越南和中国大陆,而蒋介石再次反对。蒋介石既然将之列入《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可见是几天之内就要做的工作 ,有其紧迫性。
, ]+ {9 c2 ]" l y+ x$ h `+ U$ P) ~9 ]/ B6 k. B* G& L' U- k
次天,蒋介石日记云:“约见美太平洋总部霍华德参谋长。”显然,“‘不令’美国使用原子弹”,是蒋介石确定的对霍华德的谈话内容之一。 E, l' R- P6 V8 A5 r$ f
) [0 H5 @# s* P5 C9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简称“北越”)。法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于1945年9月对北越发动战争。1950年,中国政府应越共要求,派西南军区副司令员陈赓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越南,并派以罗贵波为团长的**顾问团和以韦国清为团长的军事顾问团到越南工作。同年12月,法国和美国签订《共同防御协定》,美国军方向法军提供大批武器装备。1954年3月,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南人民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奠边府,全歼法军1.6万人,俘虏法国步军司令德卡特莱少将,法军败局已定,准备撤出越南北部,而美国则准备介入。
; @+ k# B/ V. B# ^
. d+ t: x/ v; X5 `1 C7 u6 ?: U 为了反攻大陆,支援法军,蒋介石于当年2月命其副总参谋长彭孟缉制订一项“雷州半岛方案”,其内容是,在广东的雷州半岛登陆,以之为“第一滩头阵地”。向北,进攻广东、广西,威胁南宁;向南,进攻海南岛,阻断中共接济越南的通道。蒋介石觉得,这一方案“或易为美国所接受乎?”
8 l- W$ C* C$ _. F/ c. y% J
+ f; ?" g7 G8 \! H: x+ e9 d 从蒋介石日记可知,为了挽救法军在越南的败局,这时美国曾准备以氢弹、原子弹袭击越南和中国大陆。霍华德的**之行,旨在征询蒋介石的意见,而蒋介石的态度仍然是反对。
2 C1 g: `8 `4 v*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