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9-12 14:32:40
|
查看: 1503 |
回复: 0
6日,编剧刘毅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其中涉及鲁迅的多篇作品,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20多篇经典课文一列出来,引发网友热议。据记者调查,广东、重庆、四川、贵州、**、甘肃等多地语文教材篇目都有增减。(今日本报A20版)
4 B; F9 A& ~+ U8 g; E2 W+ a5 h* [0 q( h0 J: x$ o' M
针对鲁迅文章“大撤退”的消息,很多人认为,教材要坚持最后的思想阵地,如此改革,是阅读方向出了问题。诚然,教材改革是一个公共事件,自当接受各界批评。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批评,多是情感宣泄,而少理性分析,有诸多持批评态度的网友,当被问及是否看了教材本身,结果无一应答。没看到教材“完本”,如何得出教材没坚持“思想阵地”,“阅读方向”如何不对?7 I- W! H2 `4 J" m
' X, D! k0 m. `7 |* O+ W仅就教材改革而言,语文课文经典文章的调整非常正常和必要,“鲁迅撤退”其实正是为了文化的“前进”。有人说,四书五经曾经作为唯一官方“考试用书”,延用一千多年,为什么我们现在的课本就不能持续长一些?答案恰在问题之中:一千多年不变的“教材”,一方面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文化心态,但另一方面,则是千人一面、固步自封的文化传统的形成,“稳定”的封建思想一度牢不可破。2 b% k: F$ j2 ?6 n! P
. c9 F" ~$ O1 D' L鲁迅先生曾说:“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个性”如果是在那千年传统之中,必为另类。而在文化与时代共同进步的情况下,“尊个性”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张精神”也才能成为必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不补充新时代的经典,在单一的文化传统思想束缚下,能否产生鲁迅这样的思想家?文化或教育又何以“立人”?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 J4 I& ~" P# i9 X1 p
, `/ K; @2 B; G3 G; l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并非因进入课本而经典,而是因其经典而进入课本。但百余年来,经典作家与著作很多,而近三十年来,中国巨变使时代精神呈多样化发展,但许多经典作品未能进入课本,实为遗憾。语文课本应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没错,但要保持其风骨和特点,绝非“不变”即可。在变化中增添血液,反映新的时代精神,才不会让课本从“引领风骚”变成“顽固不化”。
4 X( B' X0 E) ?! O, a, G1 G# \
9 C. ]! K& M1 Q7 R“拥护、爱戴、崇拜”(郁达夫语)一个人,不是永远把他供在神坛上,而是尊重其思想并能让其思想付诸现实。让思想之花遍地开放,让文化和时代同步,这应当是鲁迅先生所追求和乐意看到的,也是此番教材大换血的真正意义与指向。让我们暂时放下**的情结,让更多新时代的经典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而这应是真正的改革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