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3-19 14:31:25
|
查看: 479 |
回复: 0
2 S% O5 x5 }/ x# e: }$ Q/ @
中国空中加油机编队模拟空中加油[资料图片]
. X( I: |5 I! b: h8 X3 K. C8 Y2 U点击浏览更多军事图片' K6 V" I0 R7 B. Q8 J
点击浏览军事视频! l2 z" b. U5 l2 Q' \2 _( b. x
葛晓飞 南空航空兵某师装备部部长。1966年出生,1986年入伍,1990年入党,1995年被确定为“空军作战部队技术骨干”,2003年被评为“空军十佳机务工作者”,并荣获“空军航空机务人员金质荣誉奖章”;2004年被评为“空军十佳杰出青年”,并被确定为“空军高层次人才”;2005年被确定为“空军级专家”;200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 K9 b: |' J2 E2 B' J& ?6 `
朔风如刀,雾霭如幔。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多军兵种空地联合对抗演练,在华东某地拉开帷幕。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南空航空兵某师两架新型战机在超低气象条件下编队起飞,穿云破雾驶向指定作战区域,对陌生岛屿、陌生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刀式”远程精确打击后凯旋。师长许学强向葛晓飞竖起大拇指:“胜利在空中,保障在地面。顺利完成演练任务,机务保障功不可没。”
0 U0 V. n* R" a1 e 近年来,葛晓飞瞄准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新途径,先后破解20项新机保障难题,填补3项新机保障国内空白,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数十项重大军事行动保障任务,堪称新型战机信息化保障“领军人”。 + ~' G: D2 o' m
搭建新机保障网络指挥平台 ) B0 F% a, |; a) `% s5 d% L
随着军队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航空兵部队主战装备快速更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尤其是某新型战机,更是大量使用高新信息技术,技术说明和维护规程数千万字、性能参数成百上千、各种线路成千上万。飞行保障采用举牌子、喊代号等传统指挥调度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作战任务保障需求。
) G7 Y, J& Y$ ? 面对挑战,两度首批参加新机改装、两次出国学习深造的葛晓飞先后推出数十项创新举措,积极为新机搭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网络指挥平台。他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攻关,整合飞机、人员、保障装备等信息资源,分级分类构建数据库,开发战时装备保障组织指挥系统,实现了机关、部队纵向一体,维修一线横向一体,装备保障平战一体的网络指挥格局。覆盖全师各个维修保障场所的网控中心、终端电脑、全向摄像头,把“中军帐”变成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机务指挥员足不出户,就能实施网络指挥调度。
4 g) x% g2 c0 _7 B+ {1 [7 F- x 日前,在该师飞行训练的保障现场,机务指挥员端坐保障指挥网络控制平台前,通过视频系统实时监控地面装备保障情况,了解每批每架参训飞机的加油量、课目、方案、编队和任务要求,轻点鼠标、敲击键盘,数秒内就将一道道指令准确地传送到了各个保障单元,飞机再次出动时间比规定时间缩短了1/5。
- {' u7 C8 `$ f4 q8 O3 Q; N% O# x 为新机保障插上信息化翅膀 6 f- y1 I0 ]7 }7 N1 y8 R! U$ a
盛夏,一场实兵对抗演练一触即发。炎炎烈日下,南空航空兵某师6架新型战机昂首待发。6名机务官兵手持葛晓飞主持开发的“作战任务加载卡”,分别插入6架参演飞机座舱内的接口。数分钟后,飞行航路点、攻击目标等相关数据全部自动加载到飞机上,时间只相当于过去的1/10。 2 l3 @0 [, o: P
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往往1秒钟就能决定战斗的胜负。葛晓飞运用一系列信息技术,实现了机务作业经验型维修、粗放式管理向精确化维修、精细化管理的跨越,更加快捷高效。过去飞机一出现故障就大拆大卸、全面普查的做法已经成为历史,登陆装备系统局域网的“故障分析预测系统”,输入关键词,相关资料信息立即从电脑界面上弹出,很快就能找到排除故障的参考资料。过去机务官兵携带大量维护规程和工艺卡片进场维护、在操作卡片上层层签字的现象也不复存在,只需把“电子卡”一刷,就可以从机棚终端电脑上领受任务、查看工作流程、进行电子签名。 + k: W: Z1 L; S# y& W+ y$ u
一直以来,空中作战和地面保障相互分离,一旦战机放飞后,机务官兵不能实时掌握战机的空中性能参数变化,无法对飞行指挥员指挥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葛晓飞瞄准这一“瓶颈”难题,协同研究院所大胆变革,利用信息传输技术实现了“空地一体”。如今,不管战机飞得多高多远,空中飞参数据都能实时传输到地面,为新型战机作战训练保障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7 Z1 R0 Q# L, |8 [8 g 拓展新机信息化作战功能 9 x* ^3 }9 X7 Z
一次,该师赴西北大漠参加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飞行员高景驾驶新机起飞后,突破地面重重封锁,顺利抵达指定空域。突然,“敌”战机从后侧方施展“群狼战术”,对高景进行包抄围攻。高景听到头盔耳机传来的语音告警后,立即释放干扰。可是,由于新机的告警系统和干扰系统并不相互交联,释放干扰必须人工手动操作,不可避免地分散了部分注意力,高景被一架“敌”机锁定,使出浑身解数才惊险地脱离虎口…… , ?/ r, {0 @# Y' D- r; y
这件事成了葛晓飞的一块“心病”:电子干扰在实战中至关重要,国外空军作战时,宁可少挂两枚导弹,也要装挂一副干扰吊舱;我们再不尽快拓展新机的这一作战功能,胜算就会因此减少一分。
. i5 ?7 l& m% D$ E+ H7 @9 o' W 葛晓飞带领电子对抗专业的业务骨干,克服资料不全、技术薄弱等难题,向这一课题发起攻关。他查阅大量资料,请教大学教授和工厂专家,深入研究告警器音响信号形式、机上线路关系等疑难问题,终于完成了新机告警器与电子干扰吊舱交联装置论证。这一技术成果一旦付诸实践,新机在实战中就具备了自动释放干扰的能力,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将实现质的突破。经过专家鉴定,这一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 % o4 O8 U _5 k: a2 P& i
这只是葛晓飞向新机保障空白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葛晓飞向新机热加油技术发起新一轮的挑战。前不久,一套关于新型战机热加油技术的理论方案、操作程序和可行性报告新鲜出炉。这项技术的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人民空军将跻身世界少有几个具备热加油技术国家的行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