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3 10:51:43
|
查看: 1108 |
回复: 0
12月1日一早,石家庄市气温骤降,树叶一夜间全光了。中午开始飘落的细密雪粒带来了最低零下4摄氏度的低温。当日,石家庄市救助站紧急启动恶劣天气应急救助预案,5辆救助车、1辆救护车集体出动,站内除值班人员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部上街,开展地毯式搜救,搜救露宿街头流乞人员以及流浪儿童。8 {/ r8 X( J$ s( m% y# Q2 G4 Y2 ^
0 U: E8 \' K* I/ n8 _5 L6 q6 J 救助现场/
4 b$ v2 M: t( ^* A: S+ p# k) v: M8 h+ F+ h9 t/ ~- ~+ S
救助行动碰上“老熟人” 卧睡广场男子去年曾接受救助
! w$ K1 z: P$ h- ~5 C
" j3 v0 u1 k: v0 ~" E 12月1日晚20时30分,石家庄市救助站内灯火通明。记者在救助二科办公室内看到,工作人员已经整理好上街发放的棉裤、防寒服、被子、棉鞋、方便面和开水。为了当晚的行动,全站工作人员都牺牲了周末的休息。- W3 S2 x& `- c- A& ?
' k7 K, P3 B1 J. b. G 21时,5辆救助车依次开出救助站,后面1辆定点医院救护车紧紧相随。救助站副站长张春景介绍,他们达到的第一站是火车站广场和长途汽车站广场。
L, m6 w$ [" ~, a+ z7 r4 K" ~$ @& Y4 I7 j
21时30分左右,救助车队沿着自强路开到站前街上。“在两个广场集中寻找,5辆车分开行动,全场搜索。”救助二科科长万军生传达了指令。“看,那边有一个。”在火车站广场北半部分的一个花池子旁,一名倚靠花台睡觉的流浪人员引起了大家注意。走进一看,该男子身上盖着一床棉被和一件军大衣。寒夜里,他竟然睡着了。“是李强啊!你怎么没回老家啊?”等走到近处看清楚男子的脸,救助二科科长万军生很吃惊。原来这名男子50岁,内蒙古赤峰人。去年冬天,这名流浪男子露宿裕华路上,因背部被烧伤,躺在桥洞下无法动弹。在夜间救助时,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了他,把他送到了武警河北总队医院进行救治。经过一段时间救治,花了8000多元帮助他治好了烧伤。之后,救助站为他买了返程车票。 p& k$ {" @0 T; C/ O6 ]
; z; m3 ^' W: Z 看到老熟人,李强坐起来,万军生赶紧给他披上棉服,并为他泡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李强不好意思地说,他当时拿了车票,但是并没有回老家,“出来时间长了,也不想回了。”工作人员再三劝他回救助站接受救助,“外面太冷了,很容易生病的。”) I% A% `. Z2 H
' o6 u+ k: A9 m$ l( v
李强一直拒绝并表示感谢,还客气地称,去年治病花了救助站不少钱,挺不好意思,今天喝了点酒,也不感觉冷。劝不动他,工作人员只好给他留下了棉被、棉衣、棉裤还有棉鞋。
" I% j6 n5 Q. i4 L5 g) e+ C A: ?; a( M; f+ T4 k, k' e% _
街头发现3名流浪男后接回救助站 另有多名流浪汉得到御寒物品3 y! r; F) P7 P$ {6 i
! }; J8 @9 b& f; }: r& H) `" M
之后,救助车队分赴不同区域,进行街头搜寻,并在裕华路南小街交叉口附近、自强路上、和平路桥下省二院附近,分别发现3名流浪汉。他们愿意接受救助,并很配合地上了救助车。
# S" {, x5 g2 M3 ^( Z6 ]; p/ i! }1 H% L" V: f
3男子均40多岁模样,身体健康、衣衫单薄。在自强路上流浪的男子表示,他不是职业乞丐,因为在太原打工,工钱泡了汤,也回不了老家,便流落到石家庄了。这两天又冻又饿,非常难熬。“救助站有饭吃,有地方睡觉,能给他提供车票,那太好了!”
( y G! Q. K# G) B! A% ~. K' W" J' R( t4 p ^1 O$ K
随后奔赴不同区域的救助车搜寻到另外9名流浪汉,他们表示过惯了流浪的日子,不想去救助站。工作人员随后给他们发放了棉裤、防寒服、被子、棉鞋、方便面。
. Y V, g& r/ Z+ r. D- G' t, o
1 k4 K. F& K7 u+ K1 _& k" j1 I# i* G 当天救助持续到凌晨2点多 尚未发现流浪儿童的身影1 u7 Q' n$ D! r2 v
* c: e% b" L0 |9 L. E& L 当晚的集中救助中,并未发现流浪儿童的身影。
" N% m7 H) X! ]+ j2 a$ h
' U7 b7 I1 F9 R$ A6 B 据了解,今年春末投入使用的新救助站,能保证每名流浪人员有4平方米的个人空间,并有图书阅览室、洗浴室。工作人员表示,救助站对健康的流浪成年人的救助是有时间限制的,届时会为他们提供返程的车票。要解决他们的流浪问题,确实需要他们家乡所在地的政府部门解决好他们的务工及安置问题,比如纳入低保或五保,切断他们流浪的根源。
% P$ `. k2 m3 p" d7 k5 S
3 m! V4 ~( W& k5 h% a 救助行动一直持续到12月2日凌晨,工作人员在2日凌晨2点多才返回救助站。9 i. y, D7 f) s: o
* Z% X: V7 w1 a& V5 I 省市联动/
$ t! m: r1 P; J; J# B* a% u- e) V* o
民政厅要求各部门联动 对特殊人员先救治后救助
( n3 T; e4 ~+ P8 R" G \. k) L1 ]+ L) P3 V; D& p; w# N
记者获悉,省民政厅向各设区市民政局紧急转发了民政部的通知,并于22日当日做出了《河北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
$ z9 G$ Y: d# z, g( X: ?( v' P) n2 H
要加强与综治办、公安、城管、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加大主动救助工作力度,对露宿街头、桥涵、公园、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废旧物资存放地等区域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进行主动救助,严防发生意外。
* @* d& g3 V4 H( P4 H& |- |3 g: [
) z+ w% @' E! h! z 对流浪未成年人,严格按照过国办发【2011】39号,冀政办【2011】21号文件要求,实施“救助保护”。. A1 ?% _5 ?- }/ o8 b# K
3 |& Y1 Z4 Z5 r% }, ~$ X+ G9 a7 l 对流浪的智障、精神病人、为重病人、传染病人要“先救治、后救助”,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寻找家人。+ U# a B' v2 M1 S4 n- O+ K
% _0 n6 M; Q- h1 T
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人员,要及时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和详细的求助方式。
; H- v7 @5 ~7 {- G( T
% z+ P1 q* q6 w& A+ @' ^. L2 }* b/ m 健全机制,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四级救助管理工作网络建设。
" C8 R, d( c2 ]/ I1 Q
# x. p# ` S5 a2 U 石家庄已建立四级救助网络 救助站内开办“未保”学校) T: o4 I' ?9 ^+ m" v4 }+ ~* u
|$ D% D( a7 V8 F
11月22日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在《石家庄市民政局党组关于认真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报告》上做了“不能在石家庄发生”的重要批示。石家庄市救助站领导高度重视,白月成站长立即组织召开班子会、站务会传达领导批示精神,并结合石家庄市救助站实际,制定了三项具体措施:加强主动上街巡视救助和恶劣天气启动应急救助预案,除值班人员外,全站**人员和车辆全部上街开展救助工作;建立“市、区、街道办、居委会”四级救助网络,完善发展机制,实现救助全覆盖。目的是第一时间进行救助,在最短时间内将救助对象接到站内,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救助站开办未保中心学校,对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进行义务教育或替代教育,目的是进行“源头预防、杜绝再次流浪”。% A3 ~, m8 }1 N% [3 i8 j
/ {2 E" s1 n6 o U* l! s
对上述措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月成表示,石家庄市的四级救助网络近期已正式建立———四级具体是指,救助工作由石家庄市救助站牵头负责,各县(市、区)由当地民政局负责此项工作,街道(乡镇)办事处有专人负责,每个居(村)委会都有救助联络员。四级网络的建立将有助于流乞人员的救助及安置工作开展得更顺畅。1 b" S) f, Q0 n. ~( M' @8 ]7 L( F3 h
" e8 o& D5 B( \% r/ k) W 对于救助回来的未成年人,确实找不到家庭、家里已经无人的、家庭确实困难无法抚养孩子的、缺失家庭监管的以及经常反复流浪的孩子,将安置在石家庄市救助站内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教育学校里学习、生活,从根儿上解决孩子们的流浪问题。记者获悉,石家庄市救助站内的这所未保学校已经于今年春末正式投入使用,目前20多名孩子在这里学习。
5 @3 Y$ |0 u- j
+ `* O1 a0 C6 m% \* f8 r d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白月成表示救助站将一如既往加大上街救助力度,若见到街头流乞人员,不论是流浪的成年人还是可怜的娃娃,欢迎热心市民拨打救助热线66688080、67508212、966008或拨打110。
6 D1 [- A# b* p: {1 }) [1 P
1 X D6 j F( X& o( J5 w4 W" p 相关链接
" _- v4 N. F- [2 T- L1 {+ P+ s8 E+ s$ ?
民政部:1小时内到达现场实施救助% i1 m7 D' A: G3 A1 \; ?
/ l& j3 n/ X- W3 D9 h0 q- G- U 对流浪未成年人“先保护,后救助”
3 B$ ?% X* I6 _( b8 X
- m& B) t* |. |8 @. m( Q/ R0 a7 K 11月22日,民政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细做实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元旦、春节将至,天气渐入寒冷,各地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民发【2009】102号)和国办《意见》要求,将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他们不因冻饿、疾病等因素出新意外情况。
3 k7 C! L8 t7 k
* O3 Y, r" v% y3 A9 _' L! U5 D 尽快完善救助副无信息网络,广泛开展救助政策宣传。
% F5 J5 H% m8 Y3 K( a4 s x
1 I4 N3 m: T1 k' H( y' X+ \- @ 在对车站码头、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沈国无着落人员集中区域实行常规巡查基础上,将在建工地、城乡结合部生生活无着人员可能露宿区域纳入巡查范围,要充分发动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居(村)委会、志愿者等**力量以及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热心群众提供生活无着任运线索。3 ]: J* k5 A$ ~* g: _+ y- C2 y
; p* V5 a* X- O& ]7 ?$ ] N 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发现或接到生活无着人员线索的,要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实施救助。对距离较远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的,要及时指导乡镇(街道)、居(村)委会、热心群众实施应急救助,解除求助人员生存危机。/ k7 k, c. F( Q) G
2 H8 _' C% w6 e* [& R( @4 U
要求特别强调,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更加主动的保护性救助。发现流浪未成年人,要按照“先保护,后救助”的原则,先接送到救助管理机构,再甄别情况,分类施救。
8 m: c+ y+ I4 f% u+ e!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