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0-21 11:53:25
|
查看: 373 |
回复: 1
6 j" W' Z- t( I) L
3 [0 f2 g0 c: r% y "糖葫芦西施"走红西安交大
% X% W$ Q9 h) `& B* }$ U
' x6 _. j4 [7 }% }# x2 n近日,《华商报》有则新闻说,西安交大南门外一名青春、靓丽、时尚的卖糖葫芦女孩走红西安交大BBS,被男生们冠名为“糖葫芦西施”,受到该校男生的追捧。当然,水涨船高的是糖葫芦的生意也出奇的好。
! n' v4 t9 D3 m( r. B8 f, G, A/ d E0 ?$ W4 @: Q& v' N1 q! j. P
当然,你可以讲得俗点,说这叫“美女经济”,或者更学术些,说这是“注意力经济学”。
" T' u) B& {1 C* [5 i
$ ]! @, {6 b8 r$ E- z3 m 可是,至少西安交大的学生不这么看。正如,西安交大的BBS所说,“糖葫芦西施”是学生们一手捧出来的“草根明星”,甚至是西安交大的民间记忆。
- j1 O, j, p4 ?7 R, a0 w( b; j
其实此言不假。那些小食品生意天然地带有一种民间的、草根的味道。因为那些“豆腐、煎饼、糖葫芦”与日常的生活最密切,人们在路边摊点买自己所需时,顺便看看“西施”,也是一种生活的惬意与愉悦。可以做对比的是,你很少在商场里听到,把卖LV包的叫“LV西施”;在车展上,名车旁边的车模,你也很少听到有叫“宝马西施”的。
) _" k1 N* ~( c& T6 i/ F0 A" H- d/ t+ m
此外,或许大家更看重的是她身上的一种真性情。“糖葫芦西施”直言自己讨厌做生意,也想成为大学生,但更戏称自己“脑子笨,进不去”。“糖葫芦西施”的粉丝们,力挺她的理由是,“青春时尚的形象,阳光的心态,不做作、不矫情的态度”。或许可以说,那些在象牙塔里倍感压力的学生们,真正欣赏的不是她所谓西施般的相貌,而是她的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其率性而为的真性情。至少,在这些学生目力所及、日常接触的范围内,这样的“西施”只有一个,而她是学生们心中的记忆与向往。, g4 J2 Q, \4 {. t/ x
2 @8 Z' T; k3 N0 ^. s& [& y( p0 v 但有意思的是,自从西施“飞入平常百姓家”后,她好像情有独钟地嫁给了食品行业。江苏有大学生“豆腐西施”,成都有“盒饭西施”,而四川有一“煎饼哥哥”,正苦苦寻觅着“煎饼西施”,来与他一起奋斗“煎饼大业”。
4 }$ _( y4 f0 A) L
; d- f# p1 V2 u; [4 i! L 就像现在网络上,习惯动不动就给某新闻贴上“最牛”、“史上最牛”的标签一样,“食品加西施”的模式也被用滥了。其实,给贴标签的是“一小撮人”,而“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就跟着人云亦云起来,正可谓“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让人闹不明白的是,这“牛”的标准是什么,尤其是加上“史上”后,更令人不解,这个史参考的是哪部巨著,而“西施”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2 `! M8 t) I0 C& t L3 t/ d% N7 |
网络语言的特点,可以说是简单与直接的。另外,为了广泛传播,再辅助以夸张性与娱乐化的话语方式。在网络强大的信息容纳能力面前,它不会嫌弃“史上最牛”太多,更不会觉得“西施”太多会造成审美疲劳。那么,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语言匮乏与简单性思维呢?2 q. w+ O# @) H: K" g3 @, o
& B1 ?# K& }0 ?/ q- m9 A8 r2 U
相关新闻:
- x* m6 H# F7 a/ g# H1 m
5 f" ]$ w8 c: C2 g; U "糖葫芦西施"走红西安交大 |
|